当前位置:知知馆 >

有关赤壁赋的知识大全

苏轼赤壁赋的特征有哪些
  • 苏轼赤壁赋的特征有哪些

  • 1、”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
  • 5515
赤壁赋中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美人指
  • 赤壁赋中望美人兮天一方中美人指

  • 美人:寄寓的其实是作者的忠君之情。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有志不能酬,可见两位时代的智者的经历和命运是何其相似!屈原虽然被流放,仍然不忘思君报国,苏轼虽然被贬黄州,身处野外,但并未泯灭他的一颗拥护朝廷的忠心;美人:也象征作者美好的理想;美人:意象在古诗词中的另一意蕴...
  • 2996
前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 前赤壁赋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 主要内容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写作特点1、“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
  • 7894
苏轼写前赤壁赋的背景和苏轼介绍
  • 苏轼写前赤壁赋的背景和苏轼介绍

  • 《前赤壁赋》创作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
  • 30850
赤壁赋中于字用法
  • 赤壁赋中于字用法

  •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于”的用法为:介词,表示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中“于”的用法为:介词,表示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中“于”的用法为:介词,表示在;4、“于是饮酒乐甚”中“于”的用法为:介词,表示在;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于”的用法为:介词,表示...
  • 11448
赤壁赋主要讲些什么啊
  • 赤壁赋主要讲些什么啊

  • 《赤壁赋》分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其中《前赤壁赋》通篇以景贯穿全文,“风”与“月”为主,“山”与“水”为辅,全文紧扣风、月展开描写与议论,表现出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而《后赤壁赋》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虽无二致,但笔墨全不相...
  • 7087
急求前赤壁赋名句归纳
  • 急求前赤壁赋名句归纳

  •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5、取之无禁,用之不竭。6、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21533
苏轼后赤壁赋
  • 苏轼后赤壁赋

  • 《后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即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是《赤壁赋》的姊妹篇。与前篇纯写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记游,以登岸履险为主,也无谈玄说理的内容。文章前面记真景真情,通过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给人一种壮阔的美感。中间对踞石攀木、俯...
  • 16088
苏轼写赤壁赋的背景
  • 苏轼写赤壁赋的背景

  • 创作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
  • 29174
前赤壁赋文体属于
  • 前赤壁赋文体属于

  • 前赤壁赋文体属于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
  • 26875
赤壁赋中的对文句子有哪些
  • 赤壁赋中的对文句子有哪些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 24696
前后赤壁赋各多少个字
  • 前后赤壁赋各多少个字

  • 前赤壁赋643个,后赤壁赋450个,总共是1093个。《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
  • 20813
赤壁赋从文体上看属于
  • 赤壁赋从文体上看属于

  • 赤壁赋从文体上看属于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
  • 26520
前赤壁赋代表了什么最高成就
  • 前赤壁赋代表了什么最高成就

  • 前赤壁赋代表了北宋时期最高成就。苏轼的散文作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前赤壁赋》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体现出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作品中豪迈的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也最深远。...
  • 9171
后赤壁赋的特殊句式
  • 后赤壁赋的特殊句式

  • 1、倒装介宾后置、省略主语。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2、省略主语。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问其姓名,俯而不答。3、倒装介宾后置。复游于赤壁之下。4、倒装定语后置。曾日月之几何。5、被动句。草木震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 23975
前赤壁赋中的一词多义
  • 前赤壁赋中的一词多义

  • 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
  • 16614
赤壁赋作者的思想感情
  • 赤壁赋作者的思想感情

  • 前篇表达了作者夜游赤壁之下的舒畅之情,接着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感慨,但是作者并没有悲观,二是在后面抒发了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珍惜现在拥有的便是一种享受一种永恒的感受。...
  • 7334
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 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 《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
  • 22646
赤壁赋的文学地位
  • 赤壁赋的文学地位

  • 《赤壁赋》是作为苏轼的代表作,分为两部,分别是《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集中体现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的内心冲突和斗争,《赤壁赋》的价值就体现在将千百年来千千万万封建士人的文化心理史的本质浓缩在这两篇短文之中。...
  • 25698
赤壁赋写作时间
  • 赤壁赋写作时间

  • 《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
  • 22771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啊
  • 赤壁赋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啊

  • 写作背景:苏轼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心情苦闷不得志。文中与客人游览赤壁,借客人之口阐述自己的心情所思所想,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抒发自己想要建功立业却不得志,有感叹人生的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自己又回答客人,表明自己...
  • 27843
前赤壁赋是什么文体
  • 前赤壁赋是什么文体

  •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从战国时荀卿的《赋篇》创其名开始,先后出现了宏篇巨制的汉赋、骈偶讲究的骈文。《前赤壁赋》是韵文,从头至尾换了十二次韵;像汉赋一样,采用主客答问的方式来阐述作者的思想、认识;又似骈赋和律赋,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与对偶,具备了"赋"...
  • 23140
前后赤壁赋多少个字
  • 前后赤壁赋多少个字

  • 前赤壁赋643个,后赤壁赋450个,总共是1093个。《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
  • 28526
前后赤壁赋分别是什么时候写的
  • 前后赤壁赋分别是什么时候写的

  •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贬谪黄州时所作的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
  • 9424
后赤壁赋中的名句
  • 后赤壁赋中的名句

  • 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2、山鸣谷应,风起水涌;3、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也;4、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5、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 2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