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知馆 >

有关谓吏的知识大全

谓吏曰的谓是什么意思
  • 谓吏曰的谓是什么意思

  • 是告诉的意思。谓的意思:1、告诉:太后明谓左右。出自《战国策·赵策》。2、称呼、叫作:谓为三横。出自《世说新语·自新》。3、认为:皆谓已死。出自《世说新语·自新》。4、说: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出自《楚辞·九章·怀沙》。5、意料:不谓严挺之乃有此儿也。出自《唐语...
  • 6656
石壕吏中为什么官吏不去抓杜甫
  • 石壕吏中为什么官吏不去抓杜甫

  •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1、从文中的“听妇前致词”和“天明登前途”等句子可得知,当时杜甫并没有看到差吏和老妪之间发生的事情,仅仅是听着他们说话的声音再加上天明后的情景来猜测。由此可推测差吏也没看见杜甫。2、杜甫是官家之子,根据当朝律法“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不用服...
  • 5389
什么是谓语 谓语介绍
  • 什么是谓语 谓语介绍

  • 1、对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的陈述或者说明是谓语。2、谓语一般在主语的后面,由动词的各种不同时态来体现,常用动词、形容词、名词等来充当。在英语语法中,我们也把谓语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谓语概念在语文语法中作用是表明主语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等等...
  • 6102
吏怎么读
  • 吏怎么读

  • lì。吏,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文字。本义为从事打猎。后引申为做事的人。汉代以后又特指官府中小管或差役。“吏”字始见于商代时期的甲骨文文字中。甲骨文中的吏字,就像是一张带着长柄的猎网,紧紧的握在人的手中。随后到了西周时期,下方的字变...
  • 8942
小吏是什么官职
  • 小吏是什么官职

  • 古代的地方小吏:初为帮助主官处理专门事物的低级官吏;后泛指各级地方政府中的公务人员,地位非常低下,在四民之下,子孙不得科考等等。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的职位,但古代的小吏待遇远不如现在的公务员。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
  • 26404
主谓宾和主谓的区别
  • 主谓宾和主谓的区别

  • 主谓宾,一种文法的表达方式。语法顺序为为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虽然使用主谓宾结构的语言在事实上没有使用主、宾、谓结构的。主谓短语是短语的结构分类之一,它由两个成分组成。前一个成分的功能是提出主题,称为主语;后一个成分对主题加以陈述,称为谓语。...
  • 20004
古代的清白吏
  • 古代的清白吏

  • 张释之,字季,汉族,堵阳人,西汉法学家,法官。汉文帝时,张释之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狄仁杰,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人,应试明经科,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
  • 11995
新安吏阅读
  • 新安吏阅读

  • 1、《新安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2、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3、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
  • 3467
石壕吏的作者
  • 石壕吏的作者

  •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
  • 3795
予谓菊予谓的意思
  • 予谓菊予谓的意思

  • 谓:是认为的意思。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
  • 25248
三吏是哪三吏三别是哪三别
  • 三吏是哪三吏三别是哪三别

  • 三吏分别是《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安吏》;三别分别是《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
  • 22066
吏部尚书几品
  • 吏部尚书几品

  • 吏部尚书在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铨叙、人事部长,雅称大冢宰。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唐宋是正三品,明代是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 12404
谓其妻曰的谓的意思
  • 谓其妻曰的谓的意思

  • 谓其妻曰的谓的意思是问。出自《战国策》,先秦。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
  • 27593
所谓的谓是什么意思
  • 所谓的谓是什么意思

  • 所谓1、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2、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3、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4、所以。谓,通"为"。...
  • 7473
诗吏是杜甫吗
  • 诗吏是杜甫吗

  • 诗吏不是杜甫,杜甫是被称为诗圣,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
  • 26143
主谓主谓式成语
  • 主谓主谓式成语

  • 人微言轻、人亡政息、人弃我取、人老珠黄、人杰地灵、人给家足、人困马乏、人欢马叫、人寿年丰、人仰马翻、仁至义尽等。...
  • 25605
什么叫循吏
  • 什么叫循吏

  • 循吏是奉公守法的官吏,“循吏”之名最早见于《史记》的《循吏列传》,后为《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所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循吏的政绩的表现方面:1、人民的经济生活。2、人民的教育。3、人民...
  • 11855
三吏是哪三吏
  • 三吏是哪三吏

  •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是杜甫的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倍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
  • 5256
予谓菊的谓啥意思
  • 予谓菊的谓啥意思

  • 予谓菊”中的谓,动词,意思是认为。语出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相关的文字是: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
  • 22712
石壕吏的吏是多音字吗
  • 石壕吏的吏是多音字吗

  • 吏字释义:名词:1、官吏。2、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没有品级的官员或吏卒。3、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4、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5、吏目,八九品小...
  • 25414
什么是谓语谓语动词
  • 什么是谓语谓语动词

  • 谓语是对主语动作状态或特征的陈述或说明;谓语动词指的是在句子中可以单独作谓语的动词,主要由实义动词充当。另外,某些动词短语也可以是谓语动词。在英语中,动词按作用和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谓语动词,另一类是非谓语动词。...
  • 30430
吏目是什么官
  • 吏目是什么官

  • 吏目为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元不少提举司与明、清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明太常寺、盐课提举司、市舶提举司、京卫指挥使司等皆有吏目掌文书。元中、下州参佐官有吏目,明于知州下有吏目掌文书,清则知州下吏目佐理刑狱并管理文书。在清朝之位阶为从八品、从九品或不入流。其职能...
  • 10268
吏部管什么
  • 吏部管什么

  • 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组部。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当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唐...
  • 31521
谓语是什么 谓语简述
  • 谓语是什么 谓语简述

  • 1、谓语是对主语动作状态或特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whattodo),是什么(whatisthis)2、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经常用动词和形容词搭配然后用来充当谓语动词。在英语中,动词按作用和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谓语动词,另一类是非谓语动词。...
  • 18839
杜甫的新安吏
  • 杜甫的新安吏

  • 《新安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
  • 3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