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知知館 >

有關孟子的知識大全

孟子的成就是什麼
  • 孟子的成就是什麼

  • 成就是:仁者愛人、民本思想,其簡介如下: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説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孟子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諸國,推行自己的政...
  • 17388
孟子評價孔子為聖之時者怎樣理解
  • 孟子評價孔子為聖之時者怎樣理解

  • 孟子的意思就是説孔子是能適應時勢發展的聖人,是識時務的聖人。從孟子的話裏面可以看出孟子對孔子的尊重以及仰慕之情。也從側面寫出了孔子的思想和孔子的偉大之處。聖之時者這句話在現代的意思是善行積聚起來以後越來越高尚,讓善德越來越完善以後就成為聖人。...
  • 11009
孟子關於人性論的四中觀點是什麼
  • 孟子關於人性論的四中觀點是什麼

  • 孟子關於人性論的四中觀點是仁、義、禮、智。被孟子簡稱為“四端”,主要論述的是:生而固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心,在人則成為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之“端”。“端”字的本義是植物的初生、開始等,孟子把“四心”比為四德之端,也就是以“四心”作為“四德”的開始、端...
  • 26734
孟子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 孟子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 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經濟正急劇變化,由於生產力空前提高,經濟繁榮,宗族領主土地所有制向家族地主土地所有制轉化,因此,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日益尖鋭化和複雜化,諸侯與諸侯之間,諸侯與大夫之間,大夫與大夫之間展開了劇烈的鬥爭;強凌弱,大並小,形成了七個大國稱王,爭帝,合縱,連橫的局面...
  • 13028
孟子所主張的仁政的內容
  • 孟子所主張的仁政的內容

  • 孟子所主張的“仁政”的內容: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他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堅持主張若國君不聽民意,一直孤行,百姓可推翻其統治的理念。孟子反對兼併戰爭,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在經濟上,孟子主張“民有恆產”,讓農民有一定的土...
  • 19723
孟子的老家
  • 孟子的老家

  • 戰國時期鄒城,今山東鄒城市。鄒城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北依孔子故里曲阜市、南望滕州市。全市總面積1616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3個鎮,人口115萬。春秋戰國時期為鄒國國都,同魯國並稱為鄒魯聖地,為文化興盛之地。秦朝始置鄒縣,三國時期屬魏國,明、清先後隸屬於濟寧府、兗州府。鄒城市...
  • 25560
孟子文言文人性本善
  • 孟子文言文人性本善

  • 該句出自《孟子告子上》,文中,孟子提出“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譯為:“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孟子以水為喻,闡述了人...
  • 29071
孟子的簡介及其代表作
  • 孟子的簡介及其代表作

  •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氏。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説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
  • 22260
如何做人的名言警句選自孟子
  • 如何做人的名言警句選自孟子

  •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5、其進鋭者,其退速。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 10625
孔子孟子老子三者關係
  • 孔子孟子老子三者關係

  • 據史書記載,老子與孔子是同一個時代的,而孟子是孔子的再傳弟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間。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孔子,名丘,字仲尼,約生活於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間。他...
  • 18636
孟母對孟子的成長有何影響
  • 孟母對孟子的成長有何影響

  • 環境對人的影響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偶然性。孟子在與人的交往中,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耳濡目染,通過好奇、模仿從環境的影響中學到了不同的東西。兒童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時期,缺乏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可塑性很強,很容易受環境影響與左右。作為家長或老師,應對學生...
  • 26694
孔子孟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有什麼
  • 孔子孟子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有什麼

  • 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孔子是絕對的精神領袖。説《論語》是中國文化的聖經、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聖人,那一點兒也不算誇張。雖然自近代以來,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強勢衝擊,但時移世易,孔子的許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諧思想,仍然被人們所推崇和弘揚;孔子的《論語》,仍被中外人士普遍視...
  • 30767
孟子被後人稱為什麼
  • 孟子被後人稱為什麼

  • 孟子,名軻,字子輿,鄒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他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為“孔孟”,被加封為“亞聖公”,後世稱為“亞聖”,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他的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
  • 12256
孟子寫於什麼年代
  • 孟子寫於什麼年代

  •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其成書時間是戰國中期。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今山東鄒縣東南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戰國中期儒家的代表,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傳世有《孟子》七篇。漢文帝時,把《論語》、《孝經》、《孟子》、《...
  • 11712
孟子二章中的通假字通假字
  • 孟子二章中的通假字通假字

  • 1、“親戚畔之”中“畔”通“叛”,背叛,出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曾益其所不能”中“曾”通“增”,增加,出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3、“困於心,衡於慮”中“衡”通“橫”,出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4、“入則無法家拂士”中“拂”通“弼”,出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5、“故...
  • 12332
一鼓作氣是出自論語或孟子的嗎
  • 一鼓作氣是出自論語或孟子的嗎

  • 一鼓作氣出自《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也是中國第一部敍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
  • 29739
孟子有什麼品質
  • 孟子有什麼品質

  • 孟子剛正,慈悲,勇敢,有謀略,對事情有善始善終的態度,又有把事情做好的決心。孟子敢於推陳出新,提出相較於孔子的“仁”更具體的“仁政”,説明其勤學思考,以及憂民治國的謀略,提出“性善論”,足以體現其愛人的寬容之心。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城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 6554
關於孟子的有骨氣的名言
  • 關於孟子的有骨氣的名言

  •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仁人無敵於天下。4、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5、窮不失...
  • 17977
腦筋急轉彎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
  • 腦筋急轉彎孔子與孟子有什麼區別

  • 孔子將兒子帶在身邊,孟子將兒子擱在頭頂。腦筋急轉彎最早起源於古代印度。就是指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現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智力問答題。腦筋急轉彎分類比較廣泛有益智類,搞笑類,數學類,成人類等。腦筋急轉彎...
  • 21747
孟子對儒家學派進行了怎樣的發展
  • 孟子對儒家學派進行了怎樣的發展

  • 孟子除了繼承儒家學派的求仁以外,還提出了義,即正義。古語有云: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意思是:儒家學説在孔子時代,主要強調的仁心仁愛,主張的學説很多,但是仁時眾多學説中最重要的核心,一部論語中,孔子論述仁的佔了很大一部分。到了戰國時期,天下戰亂憑仍,孟子不在主要講求仁,更是另外提...
  • 7613
孟子仁政思想的句子
  • 孟子仁政思想的句子

  • 1、“行仁是得人之道”,在孟子看來,民心之向背不依靠霸道武力的征服,孟子在《公孫丑上》有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仁政是戰勝之道”,孟子的政治理想是使天下“定於一”,即使天下結束混亂狀態而得到統一,因此他並不一概反對戰爭,而是認為仁政是戰勝不敗的根本保證。2...
  • 25279
孟子共有多少字
  • 孟子共有多少字

  • 《孟子》共38125字。分篇文字為:《孟子梁惠王上》3085字,《孟子梁惠王下》3693字,《孟子公孫丑》6524字,《孟子滕文公上》3192字,《孟子滕文公下》3284字,《孟子離婁上》3179字,《孟子離婁下》2989字,《孟子告子上》3279字,《孟子告子下》3035字,《孟子盡心上》2988字,《孟子盡心下...
  • 3478
孟子文章有哪些成
  • 孟子文章有哪些成

  • 孟子由七篇文章組成,分別為第一篇:梁惠王篇,第二篇:公孫丑篇,第三篇:滕文公篇,第四篇:離婁篇,第五篇:萬章篇,第六篇:告子篇,第七篇:盡心篇。《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説各...
  • 14958
關於孟子的言論
  • 關於孟子的言論

  • 1、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不用圓規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2、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3、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
  • 29030
孟子距今多少年
  • 孟子距今多少年

  • 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去世,名軻,字子輿;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
  • 1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