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知知館 >

有關風俗畫的知識大全

北宋風俗畫興起原因
  • 北宋風俗畫興起原因

  • 北宋風俗畫的興起,主要原因是與出現了市民階層有緊密關係。北宋風俗畫突破了以前以宗教和貴族生活為主要內容的框子,在藝術作品中着眼於平民百姓的現實生活,從繪畫、説唱、文學創作中都有大量表現。宋王朝是繼唐之後的又一個封建大王朝。一度繁榮的經濟,使北宋的都城汴梁成為...
  • 23795
古代工筆畫風俗畫特點
  • 古代工筆畫風俗畫特點

  • 工筆畫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工筆畫的特點如下:以線造型是中國畫技法的特點,也是工筆畫的基礎和骨幹。工筆畫對線的要求是工整、細膩、嚴謹.一般用中鋒筆較多。以固有色為主,一般設色豔麗、沉着、明快、高雅,有統一...
  • 14753
風俗的拼音
  • 風俗的拼音

  • 風(fēng)、俗(sú)。1、指長期相沿積久而成的風尚、習俗。《荀子·強國》:“入境,觀其風俗。”2、指各地的歌謠。《史記·樂書》:“博採風俗,協比音律。”基礎釋義: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通行的風尚、習慣、禮儀等。破除舊~,樹立新風尚。詳細釋義:相沿積久而成的風氣、習俗。《詩序》:“先...
  • 16836
閩南的風俗
  • 閩南的風俗

  • 普渡、嫁粧、尾牙、車鼓弄、博餅(跋餅)、舞龍等。1、普渡:普渡從農曆七月七年級開始至農曆七月三十期間,每個村落都有特定的屬於自己的普渡日。鎮上村民過這個節日比較熱鬧,不亞於過春節。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備好雞鴨魚肉等各種吃喝,擺上供桌,舉行祭祖儀式,過後再宴請親朋好友,吃喝一...
  • 19060
重陽節風俗
  • 重陽節風俗

  • 1、登高:重陽登高,自古以來就有了。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年間,當時登高是為了免受災殃,久而久之,如今的登高變成了一個美好、風雅的習俗。秋日大氣涼爽,空氣清新,登高遠眺,何不快哉。2、賞菊:重陽節恰逢金秋時節,菊花盛開,相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
  • 6460
什麼是風俗
  • 什麼是風俗

  • 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範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同,稱之為“俗”。所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正恰當地反映了風俗因地而異的...
  • 6096
過年風俗
  • 過年風俗

  • 1、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佈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
  • 6763
貴州風俗
  • 貴州風俗

  • 1、節日風俗:貴州少數民族的節日有1000多個,節日活動豐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蘆笙、擊銅鼓、鬥牛、賽馬、鬥雀、摔跤、賽龍舟、玩龍燈、演戲等。主要的民族節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節;彝族火把節;水族端節;瑤族盤古王節等。這些民族節日是展示貴州民族風...
  • 20455
七夕風俗
  • 七夕風俗

  • 鬥巧、乞求姻緣、遊七姐水、種生求子、為牛慶生等。1、鬥巧:七夕鬥巧,判定鬥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對月穿針輸巧蘭夜鬥巧和投針驗巧等幾種形式。2、乞求姻緣: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
  • 4546
送夏風俗
  • 送夏風俗

  • 送夏,凡嫁女之家,在嫁女後的第一個夏季,要送給女兒女婿夏令用品,稱“送夏”。因地域不同,送的日期和所送物品也不同。安徽蕪湖在農曆四月七年級,嫁女之家摘櫻桃、桑葚、玫瑰花以及枕頭、竹蓆等用品送至婿家。安徽江淮地區在端午節,送的是單衣四件,應時糕點四色。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
  • 17904
寒食節風俗
  • 寒食節風俗

  • 寒食節風俗是禁火、詠詩、飲食、插柳、踏青、拜祖等。1、禁火:寒食節古代也叫禁煙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2、詠詩:寒食節時,文人們或思鄉念親,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靈感頓生,詩興大發,詠者甚多。3、飲食:寒...
  • 3161
立夏的風俗
  • 立夏的風俗

  • 1、迎夏儀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的禮俗。在立夏的這天,古代人們有舉行迎夏儀式。2、嘗新活動:立夏還有嘗新等節日活動。如蘇州有立夏見三新之諺,三新為櫻桃、青梅、麥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有九葷十三...
  • 4387
北京風俗
  • 北京風俗

  • 掃塵、貼春聯、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年畫、守歲、爆竹、拜年、春節食俗等。風俗是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風俗的多樣性,是以習慣上,人們往往將由自然條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為規範差異,稱之為“風”,而將由社會文化的差異所造成的行為規則之不...
  • 30622
風俗的由來
  • 風俗的由來

  • 風俗是人類在長期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修正的文化傳承。在早期人類生活中,由於科技水平、認知水平的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發生的一些無法理解的現象而進行祭祀、祈禱,慢慢形成一種風俗,這是風俗的主要來源之一。還有對歷史上的名人名事進行懷念,也逐漸形成一些民俗——節日,如寒食...
  • 3467
回族的風俗 回族的風俗有哪些
  • 回族的風俗 回族的風俗有哪些

  • 回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在飲食習慣、服飾裝飾、婚姻和喪葬等方面,都有濃厚的伊斯蘭教色彩。那麼回族的風俗有哪些呢首先,在食物方面,回族禁食豬、馬、驢、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禁食一切形象醜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須經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
  • 17192
風俗的意思
  • 風俗的意思

  • 指長期相沿積久而成的風尚、習俗。中國自古就有重視風俗的傳統,“為政必先究風俗”、“觀風俗,知得失”是歷代君主恪守的祖訓。最高統治者不僅要親自過問風俗民情,還要委派官吏考察民風民俗,在制定國策時以它作為重要參照,並由史官載入史冊,為後世的治國理政留下治理風俗的經驗...
  • 14501
清明節風俗
  • 清明節風俗

  • 清明節風俗:1、盪鞦韆: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2、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
  • 14200
湖南風俗
  • 湖南風俗

  • 方言文化、節日文化、嫁娶文化、飲食文化。1、方言文化:湖南方言指湖南境內的方言,其中漢語方言包括湘語、西南官話、贛語、客語,另外還有湘南土話、鄉話這些尚未確定歸屬的方言。湖南的少數民族語言主要有苗語的湘西次方言,土家語的龍山土話、保靖土話、孟茲話、侗語、勉語...
  • 27024
民間風俗
  • 民間風俗

  • 民間風俗有:守歲、鬧元宵、賽龍舟、掃墓祭祖、登高等。1、守歲:在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2、鬧元宵: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
  • 14898
春節風俗
  • 春節風俗

  • 掃塵、貼年紅、守歲、壓歲錢、拜年等。1、掃塵: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作掃塵日。2、貼年紅: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貼年紅(春聯)。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並寄予着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春節是中國民...
  • 4887
描寫民風民俗的俗語
  • 描寫民風民俗的俗語

  •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七年級扭一扭。有錢沒錢,團聚過年。大寒小寒,殺豬過年。九寨溝的水,張家界的山。十里温塘河,九曲十八彎。...
  • 20506
傣族的風俗
  • 傣族的風俗

  • 1、傣族的家庭和婚姻過去帶有明顯的封建色彩,其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2、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未婚青年在節日裏或盛會場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談情...
  • 27453
閩南風俗
  • 閩南風俗

  • 1、閩南普渡,普渡時在門口擺酒菜、點香、燒金、放鞭炮。菜餚類裏不能有帶鋒利邊緣貝殼的海鮮,有則要剝去貝殼再煮菜。2、尾牙,農曆十二月十六日為一年中最後一次的祭祀活動俗稱尾牙。閩南到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這天,商家們為感謝土地公一年的照顧,會準備豐富的祭品來酬謝土地公...
  • 6187
恩施的風俗
  • 恩施的風俗

  • 女兒會:源遠流長的女兒會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會,是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性民族傳統節日之一。時間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於恩施石灰窯、大山頂一帶,如今已發展成為全州性的民族節日。被譽為土家情人節的女兒會,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遺風,傳遞着土家人真、善、美...
  • 2690
冬至的風俗
  • 冬至的風俗

  • 1、祭天:據文獻記載,早在漢武帝時期就有冬至祭天習俗,盛於唐宋。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祭祀表達了古人為天下蒼生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也體現其對天和自然的尊崇敬畏之情。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唐、宋時期,冬至...
  • 26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