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知馆 >

有关不以为耻的知识大全

不以为耻下一句
  • 不以为耻下一句

  • 不以为耻下一句是反以为荣。不以为耻意思是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出自《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对于不正之风或不良现象,不认为是耻辱,反而认为是光荣。不以的解释: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
  • 27829
如何理解不耻下问
  • 如何理解不耻下问

  • 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什么为耻。下,问题比自已地位低,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你向别人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老师,哪怕是再简单的问题,只要别人理解,而你又不知道...
  • 10499
不知耻成语
  • 不知耻成语

  • 恬不知耻。汉语成语,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指对卑劣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 22361
不耻下问的耻是什么意思
  • 不耻下问的耻是什么意思

  • 不耻下问这句成语出自论语,不耻下问中的耻的意思为以……为耻。整句话的意思是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具体内容不耻下问,读音为bùchǐxiàwèn,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耻:以…...
  • 25410
孔子不耻下问
  • 孔子不耻下问

  •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
  • 4058
不耻劳辱的耻是什么意思
  • 不耻劳辱的耻是什么意思

  • 不耻劳辱的“耻”是“以什么为耻”的意思,意动用法;不耻劳辱:不以劳动而感到耻辱的意思。其中辱为敬词,使受到污辱,就是贬低了身份,受到难为了,被人小瞧了的意思;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 22243
恬不知耻近义词
  • 恬不知耻近义词

  • 1、恬不知羞,安然处之,不以为耻;2、满不在乎,形容丝毫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3、厚颜无耻,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4、寡廉鲜耻,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5、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 12750
不耻下问的谚语
  • 不耻下问的谚语

  • 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2、人生在勤,不索何获。3、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4、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5、寸有所长,尺有所短。6、好问则裕,自用则小。7、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9、谦受益,满招损。10、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11...
  • 16044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
  •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

  • 敏而好学。意思是指天资聪慧,又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的行为,当作是可耻的行为。现今用于比喻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出自于《论语-公冶长》第五篇。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
  • 16247
不耻于和耻于的区别
  • 不耻于和耻于的区别

  • 区别在于:1、意思不同:不耻于是不以什么为耻,耻于是以什么为耻。2、不耻于是不因为某事感到羞耻,耻于是因为某事感到羞耻。3、不耻于表明这个人的脸皮厚,不知羞耻,而耻于表明这个人知道羞耻。...
  • 21792
学生问老师可以用不耻下问吗
  • 学生问老师可以用不耻下问吗

  • 不可以。不耻下问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背景故事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
  • 10470
恰不知耻什么意思
  • 恰不知耻什么意思

  • 恬不知耻解释:恬:安然处之。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常用:常用成语;年代:古代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词性:贬义成语;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
  • 4777
无耻之耻无耻矣什么意思
  • 无耻之耻无耻矣什么意思

  • 无耻之耻,无耻矣的意思是: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另一种解释即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
  • 8431
为君子所不耻为君子所不齿哪个对
  • 为君子所不耻为君子所不齿哪个对

  • 1、个人认为是为君子所不齿对;2、意思是为人们所鄙视;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2、出处:唐代韩愈的《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唐代贾岛的《送沈秀才下第东归》: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3、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4、贾岛:字阆仙,人称诗奴,唐...
  • 27057
不齿与不耻有什么区别
  • 不齿与不耻有什么区别

  • 不齿与不耻的区别:不耻”的意思是“不以某某为耻”。“不耻”能构成一个褒义的组合。如,“不耻相师”就是不以相互学习为耻。不齿”最常见的意思即“不与同列”,表示鄙视。例如“不齿于人”,就是不能与人同列,指被人看不起。不齿为贬义。不齿:1、不与同列;不收录。表示鄙视2、谓...
  • 17445
为什么叫靖康之耻
  • 为什么叫靖康之耻

  •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
  • 24179
什么不知耻成语
  • 什么不知耻成语

  • 1、解释: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2、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3、示例:“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
  • 24979
为人所不耻是什么意思
  • 为人所不耻是什么意思

  • 指人品或行为卑劣被人所不屑,通“为人所不齿”。出处:下第子不耻,遗才人耻之。唐·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唐·韩愈《师说》...
  • 11824
不耻下问谚语
  • 不耻下问谚语

  • 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2、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3、不学不成,不问不知。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5、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10、刀不磨要生...
  • 27039
不耻什么的成语
  • 不耻什么的成语

  • 只有以下四个成语: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不耻相师:意思是不以向他人拜师为耻。不耻为伍:指不屑于与某些人待在一起。不耻最后:原指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 4957
不耻下问劰意思是
  • 不耻下问劰意思是

  •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22313
靖康耻为什么称作耻
  • 靖康耻为什么称作耻

  • 原因: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背景: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
  • 25062
不耻下问上一句
  • 不耻下问上一句

  • “不耻下问”的上一句是“敏而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慧,又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的行为,当作是可耻的行为。现今用于比喻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出自于《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
  • 9964
不耻下问造句
  • 不耻下问造句

  • 1、不耻下问才能有学问。2、你如果要学习,就要不耻下问。3、你寻找它,在学习上应当不耻下问。4、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5、三千年前孔子就教育我们要不耻下问。6、我们学习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善于并且敢于向别人学习。...
  • 9091
不耻下问是谁说的
  • 不耻下问是谁说的

  •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是孔子说的。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
  • 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