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知馆 >

有关马相伯的知识大全

概括马相伯一生有什么突出成就
  • 概括马相伯一生有什么突出成就

  • 马相伯原名马志德,又字相伯,晚号华封老人。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震旦大学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耶稣会神学博士,祖籍江苏丹阳,出生于丹徒。教育家蔡元培、民国高官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突出成就:1、常年奔波于国民教育的发展和民族救亡运动。竭尽所能创办了震...
  • 7410
马相伯故居在什么地方
  • 马相伯故居在什么地方

  • 1、马相伯故居坐落于泗泾镇,于2003年开放。故居自成一体,为江南风格私家住宅,给人以平实无华,简朴淡雅的感觉。厅堂内两侧挂满了浓缩马相伯生平经历和卓越贡献的文字及相关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马相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2、马相伯,字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原籍江苏丹阳,1840年生...
  • 14312
马相伯的人物评价
  • 马相伯的人物评价

  •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所言:“相伯先生的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马相伯逝世后,其弟子于右任敬挽:“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成为一代名联。马相伯的一幅照片似乎更加有名:1936年,沈钧儒、邹韬奋等“七君子”入狱,马相伯多方营救,次年七人获释后,前往看望马相伯,合影留念,沈钧儒...
  • 17107
马伯骞被哪个公司签了
  • 马伯骞被哪个公司签了

  • 哇唧唧哇。哇唧唧哇娱乐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策划音乐偶像养成节目《明日之子》,第一季成功打造了毛不易、马伯骞、赵天宇等人。...
  • 9921
成语接龙伯乐相马
  • 成语接龙伯乐相马

  • 伯乐相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千上万、万众一心、心口如一、一步登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
  • 19015
刘伯温做过宰相吗
  • 刘伯温做过宰相吗

  • 刘伯温没有做过宰相。刘基,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
  • 13083
伯乐学相马的相是什么么意思啊
  • 伯乐学相马的相是什么么意思啊

  • 伯乐学相马的“相”意思是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1、伯乐相马释义: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2、伯乐相马出处:唐代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之,而伯乐不常有。”3、伯乐相马近义词:别具慧眼、知人善任。4、伯乐相马反义词...
  • 16343
伯乐相马的含义
  • 伯乐相马的含义

  • 1、含义:看东西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到这个东西的本质,看事情也是如此;2、释义:伯乐善于发现千里马。比喻善于发现和选拔人才;3、出处:汉朝韩婴的《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朝韩愈的《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近义词:别...
  • 14914
马说中伯乐喻指什么
  • 马说中伯乐喻指什么

  • 1、伯乐比喻能发现并任用人才的人或圣明的君主。2、本文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3、思想感情(中心)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
  • 23919
昆季与伯仲意思相同吗
  • 昆季与伯仲意思相同吗

  • 昆季与伯仲意思不相同。昆季的意思是兄弟。长为昆,幼为季。伯仲指兄弟间排行的次序;“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
  • 10352
伯乐重于千里马的名言
  • 伯乐重于千里马的名言

  • 1、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出自北宋诗人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马说》。3、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出自《吕氏春秋》。...
  • 8326
马伯庸的洛阳写什么
  • 马伯庸的洛阳写什么

  • 马伯庸的网剧《洛阳》讲述的主要内容为故事主要发生在武则天建立的周朝时期,以古董的鉴别收藏为切入点,讲述一个家族一百多年来,在洛阳守护国宝历程的小说。《洛阳》根据著名作家马伯庸的原创故事改编,马伯庸本人与留白创始人徐康携手亮相签约现场。之所以围绕“洛阳”展开故...
  • 31039
马丁布伯是什么家
  • 马丁布伯是什么家

  • 马丁·布伯是一位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集中于宗教有神论、人际关系和团体。马丁·布伯接受的是多语种的教育,在家中说意第绪语和德语,在童年时期学习希伯来语和法语,在中学时期又学习波兰语。...
  • 29832
千里马遇伯乐的例子
  • 千里马遇伯乐的例子

  • 1、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诸葛亮便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2、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几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个奇人,并劝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3、元世祖忽必烈把十八岁的安童任命为丞相,大胆提拔人才,是千里马遇伯乐的...
  • 7750
如何折马伯纳锦鲤
  • 如何折马伯纳锦鲤

  • 1、将纸右边对齐左边折;2、将纸上下两边对齐左边折,留下折痕后打开;3、将上边对齐刚折出的斜折痕折,留下折痕后打开;4、右边中点对齐刚才压折的点,将上半部分向下折,压出折痕后打开;5、将右边下部分对齐第四步折出的横折痕折,压出折痕后打开,这样新的斜折痕与第一部折的斜折痕组成...
  • 2961
伯爵相当于中国的什么
  • 伯爵相当于中国的什么

  • 伯爵相当于中国的驸马。爵是个称号,无实权,他的部队是自己养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
  • 20993
伯牙绝弦相关的成语
  • 伯牙绝弦相关的成语

  • 与伯牙绝弦相关的成语是高山流水。1、高山流水意思: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2、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3、近义词:知音难觅。4、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 28793
伯乐相马的相是什么意思
  • 伯乐相马的相是什么意思

  • 相:察看,判断。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唐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24868
千里马为什么需要伯乐
  • 千里马为什么需要伯乐

  • 1、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如果没有千里马,那么伯乐也就没有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同理,如果没有伯乐,那么,千里马也就只能埋藏于平庸之马群。2、千里马需要伯乐来识别,正如人才需要明人赏识一样。姜太公若无周文王赏识,就会终老在渭水河畔;百里奚若没有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回,则...
  • 19139
伯乐相马猜一成语
  • 伯乐相马猜一成语

  • 马到成功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形容事情顺利,刚开始就取得成功。出处:出自元代郑廷为的《楚昭公》。...
  • 21968
马伯庸为什么叫亲王
  • 马伯庸为什么叫亲王

  • 马伯庸之所以被称为亲王,是因为他自称是西肃慎代天启运后清诸上神圣千年上等开明大帝国太祖威武文圣德仁昭明高贤景匡弘皇帝,但是周围人不愿意叫他皇帝,而是叫他亲王。马伯庸曾经以自己为原型创作了一部小说,在小说中,马伯庸是一个王国的掌权者,所有和他有过接触的人都会倒霉,然...
  • 10213
刘伯温三马三肖
  • 刘伯温三马三肖

  • 刘伯温,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刘伯温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刘伯...
  • 8935
井伊伯爵相当于什么官
  • 井伊伯爵相当于什么官

  • 井伊伯爵是指井伊家族所封的爵位,爵位与官位没有太大关系,硬是要拉上关系的话,从俸禄上看大概在正四品和从四品之间。这就是日本的贵族(日本人称为“华族”)的阶级,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推行的爵位制度。日本爵位制度参考的是中国古代爵位制度,唐朝以后的正四品、从四品,相当于六...
  • 17559
伯乐学相马是什么意思
  • 伯乐学相马是什么意思

  • 伯乐学习鉴别马。伯乐是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以善相马著称。他认为一般的良马“可形容筋骨相”;相天下绝伦的千里马,则必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伯乐学相马的“相”的意思是发现、推荐...
  • 29403
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 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 1、伯乐:慧眼识人的贵人。2、千里马:独立的有才华的斗士。3、食马者:愚昧的贪婪的人们,只看见眼前利益的人们。4、《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间...
  • 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