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知馆 >

有关通假字的知识大全

何为其然也中的通假字
  • 何为其然也中的通假字

  • 何为其然也,这句没有通假字。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中文言文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
  • 2577
国殇中有哪些通假字
  • 国殇中有哪些通假字

  • 1、“操吴戈兮被犀甲”被:通“披”。指的是身披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2、“霾两轮兮絷四马”霾:通埋;絷:通直。意思是把(战车)两轮埋在土中,马头上的缰绳也不解开;3、“天时坠兮威灵怒”坠:通怼(对),恨;4、“平原忽兮路超远”超:通迢。指路途很遥远。...
  • 7662
食精良弗知其旨有通假字吗
  • 食精良弗知其旨有通假字吗

  • 食精良弗知其旨没有通假字。食精良弗知其旨出自《鉴药》。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本字。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假借字为四种不同的文言现象,四者有着严肃...
  • 6221
通假字读音按什么读
  • 通假字读音按什么读

  • 通假字读音按本字读。“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读什么音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按本字读。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
  • 29091
核舟记中的通假字及解释
  • 核舟记中的通假字及解释

  • 1、诎通屈,解释为弯曲;2、衡通横,解释为横着的;3、有通又,指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4、甫通父,指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与字之后;5、简通拣,解释为挑拣;6、有通又,解释为还有。...
  • 4582
知而不争’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 知而不争’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 争:通诤,意思是劝阻、规劝。知而不争意思:明知这样做不智不仁却不去劝阻。形容不坚持原则。出处:《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8407
为什么不把通假字改过来
  • 为什么不把通假字改过来

  • 因为通假字不是错别字。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通假字本质上属于错字或别字,但这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 20144
对镜帖花黄的帖的通假字意思
  • 对镜帖花黄的帖的通假字意思

  • 对镜帖花黄的帖通贴,是粘贴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自木兰诗。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 11558
三峡这篇文言文的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 孰为汝多知乎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 知,通"智",聪明,智慧;读音为zhì1、聪明;智慧,而且我们学习的时候也是作为通假字学的;至于为,这里通常翻译为:说,但一般不认为其通“谓”;整句翻译为:‘’谁说你知识渊博呢?‘’或者‘’原来你的知识没有那么渊博‘’。...
  • 16403
促织中的通假字
  • 促织中的通假字

  • 《促织》中的通假字:1、手裁举。通“才”。2、昂其直。通“值”。3、两股间脓血流离。通“淋漓”。4、而高其直。通“值”。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6、翼日进宰。通“翌”。次于当天、当年。7、牛羊蹄躈各千计。通“噭”。...
  • 6300
文中的通假字是什么
  • 文中的通假字是什么

  •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叫做“本字”。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其中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1、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
  • 23499
具答之的具是通假字吗
  • 具答之的具是通假字吗

  • 1、具答之中的具不是通假字。通假字是古时候的人写错了的字,是不是通假字要看意思。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很显然按照“具”的字面意思是可以正确翻译通顺的,此处“具”是正确的,不是通假字,是具体、详细的意思。桃花源里面的人看见这个打渔人,非常吃惊,就问他是从...
  • 31016
入则无法家拂士的通假字是
  • 入则无法家拂士的通假字是

  • 入则无法家拂士的通假字是拂:同“弼”,意思:辅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自《孟子二章》,《孟子二章》出自孟子之手,别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体可参考九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里面有明确的叙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
  • 10413
孔雀东南飞的通假字有哪些
  • 孔雀东南飞的通假字有哪些

  • 1、终老不复取:“取”通“娶”。2、槌床便大怒:“槌”通“捶”,敲打。3、箱帘六七十:“帘”通“奁”,盛物之器。4、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软而结。5、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嘱咐。6、虽与府吏要:“要”通“邀”,邀请。7、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孔...
  • 8856
核舟记通假字有急用
  • 核舟记通假字有急用

  • 1、诎右臂支船:“诎”通“屈”,弯曲;2、左手椅一衡木:“衡”通“横”,横着;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挑选;4、约八分有奇:“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5、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6、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
  • 30094
离骚通假字
  • 离骚通假字

  • 《离骚》中的通假字:1、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2、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心情抑郁不伸的样子。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5、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6、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 13865
莫春者春服既成通假字意思
  • 莫春者春服既成通假字意思

  • 莫春者,春服既成通假字意思是“暮”。“莫”通“暮”,该句出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表现出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是一段可...
  • 28019
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通假字是
  • 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通假字是

  • 1、拂:同弼,辅弼,辅佐。2、其后一句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此句翻译: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士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3、出自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25851
设九宾于廷哪个是通假字
  • 设九宾于廷哪个是通假字

  • 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
  • 6488
什么是通假字
  • 什么是通假字

  • 1、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亦为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字称为本字。2、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
  • 17335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含有通假字吗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含有通假字吗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没有通假字。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思是: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全诗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
  • 20206
胡不见我于王中哪一个是通假字
  • 胡不见我于王中哪一个是通假字

  • “见”通“现”意思是:为什么不(使)我出现在王的面前。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但在倒装句中,介宾短语摆在谓语后面了,“于王”就是这个句子中的介宾短语,作状语,表示在王的面前。正常语序是:胡不于王见我,“于王”这个介宾短语放在谓语“见”的前面,修饰“见”,做“见”的状...
  • 19728
既来之则安之有通假字吗
  • 既来之则安之有通假字吗

  •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是没有通假字的。选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被误读为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既来之,则安之。使动句式。来:使……到来;安:使……安顿下来。是形容词的使...
  • 8989
陈涉世家的通假字
  • 陈涉世家的通假字

  • 《陈涉世家》为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其中通假字有:1、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适戍渔阳。“适”通“谪”,贬谪。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4、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5、将军身被坚执锐...
  • 1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