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知知館 >

經驗

>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怎麼理解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怎麼理解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怎麼理解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的翻譯是(一個人的想法,只有)從臉色上顯露出來,在吟詠歎息聲中表現出來。然後才能為人們所瞭解。出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作者:《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最早見於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另外三本為《大學》《中庸》《論語》)。《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260章。相傳另有《孟子外書》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書》系明姚士粦偽作)。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

標籤: 徵於 發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higuan.com/zh-tw/jingyan/0mr3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