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知知館 >

有關佛五字的知識大全

佛五字真言是哪五個字
  • 佛五字真言是哪五個字

  • 佛五字真言是:अरपचन這5個字。佛五字心咒出自《金剛頂瑜伽文殊師利菩薩經》。文殊菩薩心咒是人們持誦最多的咒語,信佛之人唸誦文殊菩薩五字心咒,破除心中煩惱。持誦文殊菩薩五字心咒,能滅除罪障、離諸苦惱,五無間等一切罪障永盡無餘;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就;能得大智慧,...
  • 25952
佛家四字
  • 佛家四字

  • 1、諸行性相,悉皆無常。2、苦海無邊,回頭是岸。3、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4、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5、色即是空,空即是色。6、知足常樂,風清月明。7、念動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自然心正。8、觀法如化,三昧常寂。9、撒手西歸,全無是類。10、萬發緣生,皆系...
  • 29025
什麼是佛教五宗
  • 什麼是佛教五宗

  • 應該是佛教八宗。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是通常所説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
  • 4550
佛教四字詞
  • 佛教四字詞

  • 1、厚積薄發。2、虛懷若谷。3、唯善是寶。4、明月清風。5、度比江河。6、禪語洗心。7、人淡如菊。8、温故知新。9、漸入佳境。10、素然於心。...
  • 14976
佛字的詞句
  • 佛字的詞句

  • 1、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2、一切妄念統統放下,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勸人念阿彌陀佛,這就報佛恩了。3、若有諸眾生,未發菩提心,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4、唸佛無難事,所難在一心。一心亦無難,難在斷愛根。5、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時時現前,...
  • 7920
佛語五字
  • 佛語五字

  • 1、自在即自發。2、禍往者福來。3、自在即自律。4、寧靜而致遠。5、修心當以淨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事,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6、自覺即光明。7、渡人,渡胸懷。8、自在即自生。9、自在即自覺。10、自生即創造。...
  • 23463
什麼是五音唸佛
  • 什麼是五音唸佛

  • 五音唸佛是墓林僧所傳的一個法門,在教內褒貶不一,呼吸唸佛是一個大的方式,是配合每個人的呼吸來念誦佛號。唸佛:心中不出聲想念,或出聲稱念,佛這裏特指佛的名字。佛教有很多法門,唸佛就是其中的一個,也叫唸佛法門。雖然在佛教中也有不同的解釋但根據《佛説阿彌陀經》中的一段經...
  • 30348
供佛五穀是哪五穀
  • 供佛五穀是哪五穀

  • 供佛五穀指的是:小米、高粱、小麥、豆子、水稻這5類穀物,是供佛之用。小米(anica(Mill.)Schred.),又稱為粟,北方稱穀子,穀子脱殼為小米,其粒小,直徑1mm左右。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農作物之一,起源於中國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粟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
  • 17127
佛字五筆怎麼打
  • 佛字五筆怎麼打

  • 佛的五筆有兩種打法:五筆86:WXJH、五筆98:WXJH。佛字的基本信息:1、讀音fófúbì2、繁體字:佛3、異體字:仏4、結構:左右5、部首:亻6、漢字首尾分解:亻弗7、漢字部件分解:亻弗8、筆順讀寫:撇豎折橫折撇豎...
  • 12508
佛教五祖是誰
  • 佛教五祖是誰

  • 佛教五祖是弘忍大師。中國禪宗有六大祖庭,禪宗的六祖分別為:1、初祖為菩提達摩居住於河南初祖少林寺。2、二祖為慧可居住於安徽嶽西二祖寺。3、三祖為僧璨居住於天柱山三祖寺。4、四祖為道信居住於湖北黃梅四祖寺。5、五祖為弘忍居住於五祖寺。6、六祖為惠能居住於廣東南華...
  • 18993
五方佛是哪幾尊
  • 五方佛是哪幾尊

  • 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另説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在佛教密宗裏,供奉的主尊佛是"五方佛"。正中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南方歡喜...
  • 21465
佛教四字
  • 佛教四字

  • 1、諸行是常,無有是處。2、君子能忍,必成大器。3、知錯能改,善莫大焉。4、色即是空,空即是色。5、念念無相,念念無為,即是學佛。6、念動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自然心正。7、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8、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9...
  • 18007
佛教五毒是什麼
  • 佛教五毒是什麼

  • 佛教稱“貪、嗔、痴、愛、惡”這五種情緒為五毒,認為這五種情緒是眾生之“障”,一旦勘破,便能更容易地修成正果。另一種説法:佛門把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覺將會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見性了。...
  • 10045
四字佛語
  • 四字佛語

  • 1、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2、真心應物,不生分別。3、欲平大地,先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自平。4、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5、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6、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7、來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觀...
  • 27910
佛教十善五戒
  • 佛教十善五戒

  • 1、五戒指不殺戒、不偷盜戒、不邪淫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佛教認為,這類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嚴格禁止,所以稱為五戒。五戒是做人的準則,是完善人格的基礎。2、十善是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十善是在五戒...
  • 24743
佛教十五講
  • 佛教十五講

  • 《佛教十五題》是由季羨林編寫,中華書局出版的一本書籍,本書是國學大師季羨林所編寫的一部介紹佛教史和中印關係史的著作,於2007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本書以佛教在印度產生、發展、傳播,如何傳入中國、對中國的影響,以及在中國進一步發展後再倒流回印度為線索,將季羨林先生論...
  • 27350
五方佛是那幾尊
  • 五方佛是那幾尊

  • “五方佛”,是指中國大地南、北、西、中、東五方最具代表性的五尊大型佛像。包括:北方雲岡大佛(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第20窟的釋迦牟尼佛坐式像)、中原龍門大佛(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中的盧舍那佛坐式像)、西方樂山大佛、南方香港天壇大佛、東方太湖靈山大佛。...
  • 5909
佛經五界是什麼
  • 佛經五界是什麼

  • 佛經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十善是: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痴;出自《佛説四十二章經》。...
  • 8547
佛教五經是哪五經
  • 佛教五經是哪五經

  • 佛教五經就是淨土五經,分別指《佛説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淨土五經通常與《往生論》並稱五經一論,為淨土宗之核心經典,《佛説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佛説無量壽經》多種譯本的會集本,也稱之為《大乘...
  • 22266
十方佛與五方佛的關係
  • 十方佛與五方佛的關係

  • 十方佛與五方佛沒有什麼關係“五方佛”,又稱"五智佛"、“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即是釋迦牟尼佛、東方阿閦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十方佛:東、西、南...
  • 25052
佛教戒忌五味是哪五味
  • 佛教戒忌五味是哪五味

  • 們常説的“戒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這五種類型的食物,不僅是人類飲食的重要調味品,可以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中醫認為,味道不同,作用不同。如酸味有斂汗、止汗、止瀉、澀精、收縮小便等作用,像烏梅、山植、山萸肉、石榴等;苦味有清熱、瀉火、...
  • 29054
佛教五毒是哪五毒
  • 佛教五毒是哪五毒

  • 一,貪。貪愛、貪着,貪戀,貪婪。二,嗔。嗔恚、嗔恨。遇到逆境、困境、挫折,或者被冤枉受委屈,不能忍受,心生憤怒,或者發脾氣罵人、打人,傷害他人,都是嗔恚心的表現。三,痴。愚痴矇昧,沒有智慧。不明事理,不辨是非,誹謗聖賢,常生邪見,就是愚痴四,慢。傲慢,看不起人。正因為愚痴,就更容易目中無...
  • 5608
佛教五戒是什麼
  • 佛教五戒是什麼

  • 佛教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説。...
  • 19342
佛門五戒是哪五戒
  • 佛門五戒是哪五戒

  • 佛教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這是配合中國固有文化而説。佛教五戒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沒有不愛...
  • 11922
什麼是佛門五戒
  • 什麼是佛門五戒

  • 佛教五戒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佛教五戒是佛為在家佛弟子所定的五條最根本的戒律。其中前四條又叫根本戒,屬於性戒,即不管受不受戒犯了都有惡果。如果是出家人,則不邪淫戒改為不淫慾戒。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衞國(今尼泊爾境...
  • 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