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知知館 >

經驗

> 當仁不讓的意思

當仁不讓的意思

當仁不讓的意思

1、意思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出自《論語·衞靈公》。

2、成語典故:“仁”,可以説是儒家學説的核心。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孔子:“究竟何謂‘仁’?”

3、孔子回答説:“做到恭、寬、信、敏、惠五點即可。”

4、子張又問:“怎樣做到恭、寬、信、敏、惠呢?”

5、孔子解釋説:“沒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狹窄叫寬;沒有欺詐的心叫信;沒有怠情的心叫敏;沒有苛刻的心叫惠。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就不能稱之為人了。如果一個人承擔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做,不可有半點的謙讓之心。即使老師在面前,也不必同他謙讓(當仁,不讓於師)。”

標籤: 當仁不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zhizhiguan.com/zh-hk/jingyan/x9p0md.html